2011年9月30日

Life Styler 從頭開始



頭,真的很重要。

兩個涵義:第一、頭腦要靈光。第二、頭上那搓毛髮對外型的影響很大。

第一、頭腦要靈光。這大概爸爸媽媽都會跟我們講吧。

今天要談的是,第二點、頭上的那搓毛髮。

不管你有沒有關心你自己頭上的那搓毛髮,你不得不承認頭髮對於別人怎麼判定你有很大的影響。如果說,對於陌生人的第一印象,有80%是來自於非言語性或是外在的表徵判斷,那我可要說其中又有30%是來自於你的髮型。

髮型對男人而言,簡直跟身高一樣重要。幸運的是,你的頭髮會長,但身高可能不會。

髮型師的存在不是沒有道理的。不論是剪一次5000元的日本超級設計師,還是學校的學生中心裡附設的100元理髮廳,還是你家隔壁阿姨做副業而開設的家庭理髮,不管應用的技術是清新的一刀剪,還是多層次打薄,還是日本黑道(やくざ;Yakuza)最愛的山本頭,都是為了你的每一兩個月一次的改頭換面而存在。

文化約定俗成的特性,讓男人的髮型跟「你是什麼樣的人」緊密地透過暗喻的方式掛鉤。

回想以前研究所入學口試,或是第一次公司面試,你會頂個刺蝟頭去面試嗎?一定都是把自己的頭髮儘量弄得服貼,讓自己看起來朝氣蓬勃,或是很誠實的樣子吧!

其實這不只是我們,老外也是這樣做的。直到1960年代,利落的短髮(Short-back-and-sides)仍稱霸西方男性髮型潮流,直到1970年代,長髮才慢慢被接受並被視為潮流的象徵。但是至今長髮仍無法完全被學術界或是商業界接受。相反地,這幾年歐美又在流行短髮,同樣地,短髮也漸漸在日本的街頭回春。

髮型與個性(Characteristics)的經典案例:
你看看髮型與別人對你的個性的猜測有多直接、多重要!

權力者(查爾斯王子 Prince Charles)
他們是金融大亨之類的商場人物,或是家室背景顯赫的傳承者。短、不打薄、稍長的前髮跟頂髮,油亮梳直。

天才型(愛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)R.I.P
他們是天才,很有想像力,可能是藝術家或是作家,交響樂指揮家,甚至科學家(史帝芬史匹柏 Steven Spielberg的老片「回到未來(Back to the Future)」那個瘋狂科學家像不像愛因斯坦的翻版?)。捲曲且失去控制的長髮,是他們的特徵。

乖乖牌(張雨生)R.I.P
他們是好學生,乖乖的,安安靜靜的,往往是很不顯眼的那一位,你不太能感覺到他們的情緒。但是也有極端的例子,如美國的藝術家安迪沃華(Andy Warhol)跟台灣的豬哥亮。不長不短,一刀流的直髮。

搖滾巨星(麥可 Michael Jackson)R.I.P
感覺永遠滿身大汗在台上嘶吼,有爆發力,情緒化到快要滿出來的感覺。捲曲的及肩長髮,隨著他們身體的搖動,滲著一滴滴的汗水。但是不要弄巧成拙,變成台灣的張菲(菲哥)。

Dandy (Karl Lagerfeld)
Dandy這一詞,還真不知道要怎麼翻譯才好,翻成「花花公子」感覺也不太對。他們可能是新銳電影導演,藝術家,酒店或俱樂部經理人,甚至只有可能是你的髮型設計師。但絕對不會是台灣的總統候選人。特徵是綁馬尾(Pony-tail)。

下次上髮廊,意義可重大了吧!而不是「喔!兩個月又過去了!」單純對時光飛逝的驚歎而已。


2011年9月29日

男人為什麼要提升自我品質



你是不是跟我一樣?

不曉得什麼時候開始,開始在意自己的外在,腳上穿的鞋,手上帶的錶,甚至機車的鑰匙圈。漸漸地,即使在圖書館裡,借閱櫃台的工作人員不是正妹,借閱的書也力求與眾不同。

男性的自覺,很多是來自競爭。幽默的男人得正妹緣,所以我也要學講笑話或是學變魔術。運動強的男生都會有球迷啦啦隊,所以我也要學陳信安打籃球灌籃。不斷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戰鬥的男人會有很多女生迷戀,所以我也要學九把刀一樣勇敢好吸引沈佳宜。

大家都說男人的興趣,普遍就是車子、腕錶、3C、攝影。宅男再多加個動漫。男人能玩得真的只有這些嗎?有人會說,闊老玩得起私人客機哩。但是我想說的是,我們的文化中,男人對自己的照顧過於缺乏,使得男人對於生活品質的提升有太狹隘的看法。

其實我們生活周遭的一切,都可以藉由提升,讓自己更舒適,更散發出魅力。

不過這一切都不是隨著年紀增長,隨著男性賀爾蒙的增加伴隨而來的。多數是理性的自覺而來,也就是競爭意識而來的。但是藉由競爭意識觸發而來的行為逐漸內化後,會產生一套獨門的方式來照顧自己,開始想要過著有自我品味,舒適的生活。

自己一套的獨門招式,就像是在跟別人表態:「我已經不再是個男孩了。我有我的Style。」

但是這時候,你是不是有時候會跟我一樣,會有朋友跳出來挖苦地說:「哎喲,又再梳妝打扮啦?」、「穿得會不會太顯眼招搖了些?」之類的話。我敢打賭,當你第一次被哥兒們如此揶揄時,一定是面紅耳赤地尷尬的要命。我之所以知道,因為我當初就是跟你的反應一模一樣。

當個有獨特品味的男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重點在於「獨特」兩字。

跟你的好哥兒窩在寢室玩電玩是不會被嘲笑揶揄的。但是當你開始噴香水的時候,你的好哥兒們會把你從上到下掃描了一次,想說你今天是不是要去跟誰約會。當你開始玩衝浪的時候,你的好哥兒們可能就會過來說兩句了,說你是不是想去海邊把比基尼辣妹。當你開始出國玩雪板(Snowboard)的時候,你的好哥兒們可能就會嘲笑你,比賽比到國外去,是不是在國外有馬子了。

當你開始搜尋屬於自己的獨特品味,這代表的是一個孤獨的開始。

你很難找得到跟你一樣有一模一樣品味的朋友。如果你身邊已經有一群能跟你討論男性品味的朋友,你真的要感激上天給你這麼好的禮物。


說到男人為什麼要提升自我品質,一切就是尋求自己最舒適的生活方式。近代心理學之父,馬斯洛(Maslow)的需求理論中,最高層的那個精神需求。不是外在的物質需求。

既然是精神需求。「型男」這個詞真的不太適合去定義一個尋求自己最舒適,品味的男性,不是嘛?

這一篇開始的網誌,最終目的是希望能夠吸引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士,甚至富有教育啓發意義能開啓台灣男士,甚至華人對於男性品味的重視。